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名言 >

农谚大全及解释简单精选句子148句

发布时间:2023-11-07 20:07:34

农谚的谚语和解释

1、农谚语及解释

(1)、"雷打秋,低田无收;雷打秋,布袋"却颠丢";雷打秋,高田五石收,低田布袋"倒头抽"

(2)、月:小晕风伯急,大晕雨师忙/ 月亮毛东东,不下雨,就起风

(3)、农谚“乳线消失玉米熟,再等几天也不迟”的意思是,当玉米的乳线完全消失,黑色层逐渐加深的时候,说明玉米已经成熟,可以进入采收期,但延后几天再收获也不算太迟;玉米乳线也称为胚线,是指玉米的粒胚与胚乳的分界线;胚线实际是籽粒上部固体与下部乳液的界面,它在玉米吐丝30天左右形成,在玉米完全成熟后消失;所以,玉米胚线消失可以作为判断玉米成熟的标准依据之一;也可依据玉米籽粒的颜色和硬度判断玉米成熟,比如玉米籽粒饱满有光泽,籽粒基部与穗轴界面产生黑色层,或者用指甲掐不破籽粒的表皮,也视为玉米已经成熟。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

(5)、要得红苕好,底肥追肥要上饱。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6)、在这里,如果夏至这天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的天气,则预示着三伏天里雨水稀少,天气炎热。实际上和夏至天气干旱的预兆基本相似。

(7)、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气象农谚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8)、了解了谚语“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的预兆,再看看其他农谚怎么说。

(9)、秋季响雷往往会连续暴雨,造成河水暴涨,便木兰溪下游平原地区泛滥成灾,淹浸农作物,影响收成,而山区沿海高地本来易旱,有雨则作物生长良好,收成亦好这里的布袋即麻袋,装谷物用,"却颠主"与"倒头抽"即袋口朝下,说明谷物无收成或欠收

(10)、◇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关于农谚的谚语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11)、今年夏天热不热?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夏至俗语怎么说,都是智慧结晶

(12)、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几千年来,尽管读书的士人写了不少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农书,但严格地说,它们与农民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供领导农业的政府官员或供经营农业的识字地主的参考,农民从中受到间接的益处则是存在的。农谚的流传,遵循着“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即一方面世代相传,绵绵不断;另一方面又会在流传中失去旧的,产生新的。

(13)、肥多不浇烧坏苗,粪大水勤长得好。底肥三年壮。

(14)、谚语说:“三月西南风,秋雨落不穷。”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谚语是农历三月天气变化,对应秋天天气变化。如果三月里刮起西南风,往往预示着着到了秋天,秋雨绵绵不绝,雨水多发。

(15)、◆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16)、俗话说:“三月桃花开,不冷有雪来”。农历三月,是个天气多变的时节,虽然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倒春寒。

(17)、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18)、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19)、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把你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农谚知识都举出来。

(20)、农谚这样说:“十冬腊月霜雪大,来年必有好庄稼”。谚语预兆比较明白,意思是说这个冬天如果寒霜或者雪花比较大,温度下降,天寒地冻,是个好现象,对于来年庄稼来说,长势一定是喜人的,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2、农谚大全及解释简单

(1)、日: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注意,上面这两条谚语,一个是讲植物,一个是讲动物。都是说在炎热或劳作之时,避免骤然受凉水。那么人是不是这样呢?新闻媒体不乏这样的报道:某某人夏季喝完冰啤酒后突发心梗等等,从中医理论上讲,其实就是,冷热相激,气机壅遏,所产生的严重问题。很多运动过后狂喝冷饮,吃着火锅就冰镇饮料,出着一身汗猛吹空调,出着大汗冲凉,都是不太合适的。我们看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怎么说的:“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

(3)、云:早看东南,暮看西北/ 云行东,一阵风;云转西,雨凄凄;云走南,雨成团;云向北,好晒谷

(4)、要得红苕好,底肥追肥要上饱。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5)、农谚讲的道理,同医理亦有相通,今不揣浅薄,

(6)、但是,玉米的胚线消失仅代表玉米进入完熟期,虽然可以采收,但玉米籽粒不能算作完全成熟;因为玉米籽粒从进入完熟阶段开始,每延长一天采收,每千粒籽粒可增产3至5克;也就是说,进入完熟期的玉米,每延长一天采收期,每亩可增收25至30斤左右;而且,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含量会更丰富,营养物质蓄储更加充分;也就是说,进入完熟期的玉米,延迟采收会明显提升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会明显提高玉米种植收益;所以,当玉米乳线消失,玉米进入完熟阶段,适度延迟采收可起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7)、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天气预测手段,因此,谷雨常常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春种春播的时令节气,“谷雨、立夏,勿要站着讲闲话”,是一年当中最忙的农时阶段,所以,和春播有关的农谚就非常多,现撷取一二和大家共赏。

(8)、可见,下半句寓意是说,如果夏至这天晴朗不下雨,则预示三伏天里高温酷热,太阳高挂,炙烤大地。还有的说:“夏至无雨六月旱”,意思基本相同,不仅仅包括太热,而且还是干旱少雨。

(9)、这里容易发现,是相互对应的一句农谚,上半句表示是夏至雷雨天气,三伏天比较清凉。

(10)、原书注解:马匹在紧张劳役时,特别是远途运输,有时会发生几小时或半天不能喝水的情况,使马匹处于饥渴交迫的状态。遇到此情况,就需特别细心喂、饮,待卸套适当休息后,先让马匹少喝点水,少吃点草,然后再让多饮水,多吃草,以免发生肚痛、消化不良等疾病。“饮马三提缰”的意思是说,在饮水的时候不要让马低头连饮,要让其喝几口后提提缰绳,使其抬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再饮。

(11)、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

(12)、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关于农谚的谚语3农事谚语

(13)、随着谷雨节气的到来,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也就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了,气温开始加快回升。因此,就有“过了谷雨地没霜”、“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过了谷雨没了霜,家家户户忙插秧”、“谷雨过三天,园中看牡丹”等等的说法。

(14)、       乘坐186/S107/192路,东         明路明鸿路公交站下车,向         北至十字路口,再向东100         米路南。

(15)、者是袁剑平、柳家荣等老师。这本书整理的是河

(16)、内蒙古:春雪大,夏雨也大;春雪少,夏雨也少。

(17)、农谚:“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什么意思?

(18)、原书注解:这条谚语有两重意思,一是庄稼是不怕晒的,即是白天叶子晒得像干姜一样(意思是晒卷叶了并不是完全晒成干姜),只要夜晚浇上水,就能恢复生机。某些耐旱作物如高粱、芝麻,甚至还长得更欢。另一种意思是我省(河南)夏秋的昼夜温差大,伏天最高温度常达三十八度以上,因此白天宁可让它晒干姜,也不能浇水。因为白天土壤温度高,水温低(尤其是井水),骤然浇上冷水,影响根系的吸收与生长,容易造成生理干旱,严重时导致死亡。

(19)、另外还有“秋分半晴又半阴,来年米价不相因(米不贵)”,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秋分节气如果是阴雨天,那么来年的粮食就会大丰收,自然米价也就不贵了。

(20)、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3、农谚的谚语有什么

(1)、"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夏至鸣雷有西北雨,这种气候对早稻生长有好处

(2)、在谷雨当天如果没有风,则是比较好的征兆,例如“谷雨不见风,麦豆好收成”;如果刮风,大多预示着收成不好,例如“谷雨风,麦断根”、“谷雨风,山空海也空”、“谷雨刮北风,山空田也空”、“谷雨西风狂,稻田(地里)水汪汪”,但唯独南风除外,“谷雨南风好收成,过了谷雨种花生”。

(3)、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4)、意思比较简单,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有霜,那么在年前的时候会有降雪。这同样是古人多年观察后的经验总结。类似的说法还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其意思是冬至当天有霜,在腊月份就有雨雪,而这个时候降雪是很好的,瑞雪兆丰年。

(5)、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6)、谚语说:“三月南风不过五月南风隔两天”。别看三月里刮南风,当时没有下雨,但是不出三天,就会迎来降水,这可是老祖宗们总结积累的经验。如果五月南风刮起,那么第三天通常会下雨。

(7)、在农耕时代,老祖宗们形成了脍炙人口农谚俗语,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农耕年代。大家说是不是?

(8)、深耕密植不上粪,枉费力气瞎胡混。量体裁衣,看禾施肥。

(9)、其实古人期盼在秋分节气的时候下雨,并不是说来年就一定会是风调雨顺了,这不过是把秋分节气下雨当作是一个好兆头,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

(10)、“天上有了扫帚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天上出现扫把云,表示要下大雨了。

(11)、"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这是相当经典的一句俗语了,很多的老农民都听说过。其意思是指冬至节气当天如果不下雨,那整个冬季就会以晴天为主,降水、降雪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在广州地区有着“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的说法,而在湖南则有“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13)、现在正值农历十月,刚刚进入霜降节气,大部分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毕,处于反发芽生长阶段。那来年夏天,小麦能不能喜获丰收呢?这个农历十月很关键,正如谚语所说:“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看看“三白”怎么理解?谚语到底怎么预兆?其他农谚还有什么说法。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交流畅谈。

(14)、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

(15)、农谚“夏至种,秋分收,玉米百日保丰收”的意思是,玉米在品种要求的全生育周期内,完成所有的生育内容,可视为进入完全成熟期,可择机采收;这句老话的意思也表明,玉米完成全生育周期的内容,也可作为玉米成熟和采收的依据;一般品种的玉米,全生育周期时间约为90天;但是,如果玉米能在成熟后,再延长十天采收,玉米更能获取丰收;因为完熟后的玉米,在茎秆上还可完成后熟期之内的内容;玉米后熟期是指玉米已经完成生理期之内的生长内容,但生殖能力依据旺盛,成熟的玉米籽粒在茎秆上或者剥离母株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营养物质的蓄储工作,这种玉米在生理成熟后还需一段时间延续生殖功能的行为称为玉米后熟期;所以,玉米在完成全生育周期内容后,再延长一段时间采收,更利于保障丰产丰收。

(16)、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关于农谚的谚语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17)、◆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18)、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9)、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20)、笔者也常听农村老人讲,盛夏中午正热的时候,不能冷水直接浇花。道理就是原书所注解的。我们看,植物在白天正热的时候,不能骤然浇上冷水。那么动物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4、农谚的谚语和解释怎么写

(1)、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关于农谚的谚语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

(2)、在以前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但是老祖宗所总结的这些农谚、俗语,却能预测几个月后,甚至来年的天气情况。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来年雨水的多少,是在冬至节气当天就有所体现的。如果冬至节气当天降雨,那来年雨水充足。而冬至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来年的雨水就比较少了。

(3)、夏至到了,天气越来越热雨水越来越多,老话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白天开始变短,黑夜慢慢变长。到了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谚语当作文化来学习和了解。当然,谚语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效性,大家客观分析,辩证看待。

(4)、老话说:“做天难做三月天,秧要水来麦要干”,现在正值农历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天气变化比较大,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比较大。特别是老祖宗们根据农历三月天气情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丰富多彩农谚。我是畅谈民俗点滴,看看三月刮风下雨谚语怎么说。

(5)、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6)、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7)、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

(8)、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9)、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10)、还有的谚语预兆,三月里刮南风的天气预兆,是这样说的。

(11)、这是在农夫的家乡湖南这边所流传的一句经典俗语了,听农村的老辈人说,其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早上如果是有霜,也就是说当天是大晴天,那么在明年的时候雨水就比较少,很有可能会出现旱情。在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这个说法,比如在广西地区有农谚“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意思是冬至当天没有降雨,在第二年的夏至节气期间少雨,极有可能会出现旱情。

(12)、一滴水,一粒粮,贮水保水如保粮。人靠血养,苗靠水活。

(13)、卫生等到农业、林业、畜牧、气象、医药卫生、

(14)、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15)、这一句,虽然有些夸张,用晒死人来比喻天气炎热高温,阳光曝晒,酷热难当。说明雨水偏少,晴天为多。

(16)、看来,三月里刮风,对后面天气情况有影响和预兆,那三月下雨好不好呢?

(1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18)、三月田中水,贵如篓里油;田埂要扎紧,不让一滴流。开渠打坝,旱涝不怕。

(19)、了解了“三白”的含义,接下来看看谚语怎么预兆。

(20)、深耕密植不上粪,枉费力气瞎胡混。量体裁衣,看禾施肥。

5、农谚语有哪些?

(1)、"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2)、“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于“雨生百谷”之说,在农耕生产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气候节令。那么,谷雨节气在农历月头、月中、月尾有哪些讲究?随着谷雨到来,气候都有哪些变化?有哪些重要的农耕活动?谷雨当天的天气变化又有哪些征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世代相传又丰富有趣的和谷雨有关的农谚是怎么说的吧!

(3)、农谚说:“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意思是说,每年夏天小麦能不能丰收,是不是高产,农历十月很关键。如果在这个十月里,出现三场降雪,那可是个好兆头,预示着明年小麦喜获丰收。

(4)、大家可能感到,什么是“三白”呢?有些把握不准,其实,很好理解。

(5)、肥多不浇烧坏苗,粪大水勤长得好。底肥三年壮。

(6)、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

(7)、那“三白”就好理解了,指的是三场白雪,也就是下了三次雪花。我们看看谚语什么意思。

(8)、注意:这就是《黄帝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通俗化的说法!我读《西游记》里面说了一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说的多好!我们村里面一个老人还说了一句:“宁教风吹呼歇点儿(指的是囟门),不教风吹汗毛眼儿三押说的都是类似的道理。“过堂风”为什么厉害,就是“贼风一条线”啊。

(9)、第二句是我听说的一句河南南阳地区的农谚,这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小麦只有水和肥和合,两者配比合理,小麦才能长得好,才能丰收。光施肥,小麦容易被“烧死”,光浇水,小麦容易“黄叶儿”。人的饮食也是一样,干的(馍和米饭),稀的(粥汤水)也得一块和合配比合理,才能更好的充养身体,光吃干的,不喝稀的,光喝稀的不喝干的,都不调好

(10)、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11)、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12)、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13)、"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14)、雾:早雾晴,晚雾阴/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15)、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转凉,降雨量也不太大,秋分的时候如果是晴天的话,那么很久的时间都会是干旱,所以后边万物可能不生。

(16)、例如“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意思是说在秋分节气是宜雨不宜晴的,如果秋分节气这天下雨了,那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很好。

(17)、农谚:“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什么是“三白”?

(18)、在这里,有雷是指光打雷,不下雨的情况,如果是雷雨天气,这个需要按照夏至有雨的谚语分析相对比较合理,也就是上面分析。

(19)、重视农时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不误农时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产,获得丰收。

(20)、水满田,谷满仓,田内无水仓无粮。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囤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1)、“鱼跃花,有雨下”:池塘里的鱼翻跳,表示要下雨了。

(2)、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3)、风:朝风一夜雨/ 东风雨,西风晴,北风过来冷煞人/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4)、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6)、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7)、有些地区的人应该都听到这么一句农谚“八月响雷,遍地生贼”说的是农历八月如是巨雷大雨,不是好兆头。而“秋分响雷,遍地生贼”的道理估计也是寓意不好的意思。

(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9)、还有的谚语说:“三月天闪有风暴,六月响雷不打风”。如果在农历三月里,出现电闪雷鸣的天气,往往会到来强大的风暴天气,大风呼啸而过。但是六月里打雷的话,不会出现暴风天气。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不是很有意思?

(10)、鱼儿离水活不了,庄稼缺水长不好。春风不吹地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11)、最近笔者读了一本《河南农谚大全》,整理编辑

(12)、“大雪满天扬,来年谷满仓”: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的话,第二年谷物就会有好收成。

(13)、马匹在高负荷劳役之后,身体是一种气机外张的状态,骤然饮入过量的冷水和食物,容易壅遏气机,产生疾患。民间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一个旅人在炎热的荒漠里找到了一眼井,打上来一桶清凉甘冽的井水,正准备大喝一气,这是来了个老者,顺手往桶里扔了一把枯草,旅人很生气,但是老者其实是帮助旅人的,避免旅人喝的过急过多,从而损伤身体。

(14)、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15)、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16)、谚语“早掰几天光塌坑,晚掰几天饱盈盈”的意思是,在玉米成熟期之前早收几天,玉米的籽粒在晒干后容易瘪粒秕糠;而成熟期之后晚收几天的玉米籽粒饱满,晾晒后失水少,商品性能高,能卖上好价钱;因为完熟期之前的玉米籽粒,正处于蜡熟阶段,籽粒内的营养物质还未完全转化成干物质,含水量较丰富;如果将蜡熟期的玉米强行采收,脱帮后玉米籽粒浆液含水量较多,经晾晒籽粒失水,就形成了籽粒空瘪籽粒塌坑的现象;而完熟期之后几天采收的玉米,因籽粒灌浆结束,营养物质蓄储充分,干物质蓄储饱实,籽粒会形成颗粒饱满光泽晶莹的饱盈盈现象。

(17)、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18)、三月田中水,贵如篓里油;田埂要扎紧,不让一滴流。开渠打坝,旱涝不怕。

(19)、杏、李子,偏酸,若吃多,对身体不利,尤其是胃病和体弱者,更需注意,不熟的瓜果,吃太多,对身体也有损伤。这一点《黄帝内经》里面讲的也很好,《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注意先后顺序,把水果当饭吃,是不提倡的。

(20)、古人也常常通过谷雨当天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或粮食收成情况。

(1)、需要说明的是,农谚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劳动实践总结出的规律,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因此,适用地域和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当然,还有许多和谷雨有关的农谚,你都知道哪些呢?也希望你能在评论区写出来,大家一同欣赏和学习!

(2)、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3)、当然,对于地理位置偏北的地区,尽管气温在回升,但谷雨时节还可能见到雪或霜,例如在东北、内蒙古地区有“谷雨断雪,立夏断霜”之说,也有“谷雨断霜不断霜”,农谚着重指明“不断霜”3字,提醒人们要对霜冻提高警惕和防御。

(4)、关于冬至的俗语还有很多,而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事实践中的智慧结晶,是农耕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来源:农业技术)

(5)、在我国南方地区,常以此作为指导插秧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广东、福建等地有“谷雨在月头,找秧不用愁,谷雨在月中,寻秧乱筑冲,谷雨在月尾,寻秧难早归”的谚语,类似的说法很多,比如还有“谷雨在月头,有秧来喂牛,谷雨在月中,找秧到山冲,谷雨在月尾,找秧不知归”等等。

(6)、这一句农村俗语就是针对农作物收获的,说的也是过去人们没有天气预报,根据一些经历总结而得出的一些生活经验,也蕴含着一些生物地理的知识。

(7)、对于此类谚语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但总体上都说明了一点,谷雨节气到来的时间在农历月头时,对水稻插秧比较有利,如果出现在月中或月尾,插秧时间就要稍微提前一些。

(8)、农谚“白露谷,寒露豆,玉米收在秋分后”明确指出,秋分节令也可作为玉米成熟和采收的依据;因为秋分时节的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22度以下,这种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玉米灌浆至完熟阶段的生长适温要求;因为玉米的灌浆期至完熟期的适温生长要求在22至24度以上,日平均光照时长也不能满足7至10小时的光照要求以及生育积温要求;所以,秋分之后的温度条件和气候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玉米生殖生长,玉米在不适气温的刺激下,步入物种繁衍生息的生殖规律轨迹,籽粒成熟就是玉米繁衍生息的标志;故此,秋分时节可以作为玉米成熟的采收依据。

(9)、好的谚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10)、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麦追黄芽谷追节,玉米追的七个叶。冷田热底,增产无比。

(11)、若要庄稼好,施肥要足还要巧。苗黄灌粪水,苗黑撒草灰。

(12)、一滴水,一粒粮,贮水保水如保粮。人靠血养,苗靠水活。

(13)、“夏至响雷三伏冷”。在这里,必须把握“响雷”的意思。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光打雷,不下雨的现象。第二种情况是雷雨交加,也就是雷雨出现。这两种情况预兆是不同的。在这里,指的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夏至出现雷雨天气,为什么是第二种情况呢?要结合下半句分析,它们相互对仗工整。下半句指的是无雨情况,上半句则预示雷雨出现。

(14)、从俗语字面的意思是说在秋分前后如果是大晴天,或者是秋分没有降雨,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降雨,也就是说会是在冬季出现旱情。

(15)、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16)、“秋分西北风,腊月冬不净”说的就是秋分日的天气状况对以后的天气的影响很重大。这里的“腊月冬不净”指的是腊月会出现多雪的天气,冬腊月下雪多是好兆头,在西南地区,人们皆开年小麦收成好。

(17)、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18)、谷雨节气也是我国很多棉作区种植棉花的重要时节,在黄淮平原农民总结出了“谷雨前,好种棉”的经验,还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的警示之句。还有“谷雨有雨好种棉,芒种有雨收麦田”、“谷雨花(棉花),大把抓;立夏花,稀花花;小满花,不回家”、“谷雨前,不种棉,立了夏,不种瓜(或立了夏,不种豆)”等等。

(19)、①"过了清明是谷雨,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清明节后,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出勃勃生机;再过一个节气,就是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雨生百谷由此而来;清明、谷雨勾勒出春景图,一年之际在于春。

(20)、夏雨淋透,霜期退后。关于农谚的谚语7庄稼要好,粪大水饱。

(1)、我们看看农历三月间,出现刮风的谚语,是怎么说的。

(2)、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3)、前面,我们分析了夏至有雨、晴天和刮风等等情况,今天,我们看看雷雨天气情况的谚语。

(4)、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5)、另外,谷雨前后响雷也是很有讲究的。例如“雷打谷雨前,涝地种瓜田;雷打谷雨后,涝地种黄豆”,以及“雷打谷雨前,秋霜准提前;雷打谷雨后,高山种大豆”等等。

(6)、但是,还有的谚语说:“三月怕久雨,六月怕久晴”。虽然农历三月里不怕下雨,但是,物极必反,也不希望一直阴雨绵绵,长时间下雨,缺少阳光照耀,雨水过多,影响庄稼健康生长。

(7)、刚才,我们分析到,打雷有两种表现,再看看第一种情况,光打雷,不下雨,会有什么预兆呢?

(8)、当然,谷雨前后也是很多其它作物的重要播种时间,例如我们熟知的“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谷雨前后,撒花种豆”,还有“谷后豆,吃肥肉”、“谷雨谷,种了胡麻迟了谷”、“谷雨瓜、芒种麻”、“谷雨种瓜,藤无空花”、“谷雨过后投夜霜,紧栽红薯趁春墒”、“过了谷雨断了霜,栽种红薯正相当”、“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雨后,点早豆;芒种后,点秋豆”、“谷雨种芸豆,一把掏不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