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唯美摘抄 >

李商隐的诗【文案116句】

发布时间:2023-11-12 12:07:15

李商隐的诗

1、

(1)、当时他只是卑微的官员,经常迎送高官贵客,这样的逢迎对于一个清高的读书人来讲,本就十分难堪。

(2)、(1)平阳:汉武帝的姊姊平阳公主。这里借指唐代公主居住的灵都观。上兰:《三辅黄图》:“上林苑中有上兰观。”这里借指诗人学道所在的道观。

(3)、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

(4)、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学术界历来争论很大。有人认为凡这类诗皆有政治寄托,或说是寄托伤时忧国的情怀,或说寄托着诗人的身世之感,等等,不一而足。

(5)、“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何况是重重宫门呢?宫中女子何其之多,得宠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形影相吊,青灯壁冷,对月空叹。

(6)、本来君臣秉烛夜谈,是一段值得渲染的佳话,但是李商隐却紧紧抓住了“问鬼神之本”,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7)、这里的两个典故都非常出名,一个是昭君出塞,一个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8)、沿着《天水闲话旧事》里的“月姊”,不难走到李商隐《圣女祠》里的“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随即你会发现这首诗也用到了东方朔偷桃的典故——“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当我们用这两个典故把圣女祠锁定到宋华阳身上,就会对其随公主入道的侍女这重身份产生怀疑。

(9)、通过这些,我想告诉⼤家的是,诗歌和⽂⾔⽂不同,诗歌从来不直接考翻译。

(10)、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11)、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12)、邈,就是远的意思。⼀个⼈的⽂字⻛格,就是他个性的⼀种呈现。李商隐这个⼈的情感绵⻓深沉,⽽且很喜欢精美华丽的表现形式。

(13)、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1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6)、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不完美,有太多的无奈,我们可以大哭一场,但是不能无休止地陷入悲伤。

(17)、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18)、《圣女祠》中有“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其中寡鹄和羁凰本意都指死了丈夫的寡居女子——白居易就有句诗谓“暗镜对孤鸾,哀弦留寡鹄”。结合李商隐《燕台》四首中“冬篇”的“雌凤孤飞女龙寡”“桃叶桃根双姊妹”,我们也可以猜测,所谓的宋华阳姊妹,更可能是以年轻寡妇的身份入道的——且是妾侍,并非正妻。

(19)、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

(20)、我说:「噗,好吧。参考书上咋说的?我们⼀起来看⼀下哈……找到了,在xx⻚,书上说『他⼀⽣处于⽜李党争的夹缝当中,⼀⽣很不得志。』

2、

(1)、学⽣说:「呃,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散失了题⽬吗?」

(2)、李商隐的诗一向比较喜欢用典,这首便是其中的代表,以前人的悲伤进一步突出他的沉痛。全诗只有8句,却写了7件悲伤之事,无一泪字,却将他的悲痛写到了极致,就像在《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所言:句句是泪,不是哭。

(3)、贾谊是汉代非常有才华的名臣,其实在历史上贾谊被贬的典故经常被文人才子们借用,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4)、记者:佘峥综合澎湃新闻、《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王国平)、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

(5)、我说:「哇,虽然我知道你们很厉害,但怎么能⼀下就猜到了?」

(6)、学⽣:「都是诗经,汉乐府……不光没有诗题,连它们的作者是谁也不知道……」

(7)、童年的辛苦奔波,少年的寄人篱下,中年的郁郁不得志,再加上隐忍又天真的性格,让李商隐很难畅快抒怀,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9)、李隆基听到这一消息时,倒也是愣了一下,毕竟寿王李琩可不是普通的王爷,他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更是他最宠爱的武惠妃为他生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琩都是李隆基最受宠的儿子。

(10)、实际上,当时的朝堂深陷“牛李党争”,人人都要站队。

(11)、⽂⾔⽂让我们翻译,⽽诗歌让我们赏析。赏是欣赏,就是写得好。析是分析,就是好在哪⾥。

(12)、你可还记得上学时学过多少首李商隐的诗吗?有多少诗的题目叫《无题》?

(13)、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钲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14)、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15)、这两句写的都是死者长已矣,生者徒伤悲的哀悼之情。

(16)、◐◑时隔22年,刘若英再唱《后来》:最怕某个年纪,突然听懂一首歌

(17)、此外,还有15首疑似李商隐诗作但欠缺充分证据的。但是,无论是已经确定的还是疑似的,均没有这首《送母回乡》。

(18)、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19)、资料显示,寓真,1942年生,本名李玉臻,山西武乡县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曾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20)、清代学者也已窥到《嫦娥》的诗旨指向。屈复曰:“嫦娥,指所思之人。作真指嫦娥,痴人说梦。”(《玉谿生诗意》)程梦星曰:“此亦刺女道士……下二句言其不为女冠,尽堪求偶;无端入道,何日上升也。”(《李商隐诗集笺注》)当代着名李商隐研究专家刘学楷亦说:“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女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代。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嫦娥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中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唐诗鉴赏辞典》)若他们看出宋华阳是诗人的恋人,就会识破《嫦娥》诗主旨的庐山真面目。可能刘学楷先生看到此文,也会同意我的看法。

3、

(1)、李商隐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一生都没有得到太多重用的机会,他是一个党派斗争下的牺牲品。

(2)、《有感》和《重有感》是直接反映太和九年的“甘露之变”,哀悼密谋诛除宦官而不幸被杀的李训等人。抨击了宦官专权和他们的残暴行为,希望曾多次上疏声讨宦官的节度使刘从柬,以具体的军事行动,拯救国难。

(3)、可惜的是,虽然君臣谈到半夜,文帝在座席上移膝靠近听讲,但是询问的都是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4)、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5)、我说:「连咱们都知道⼀⾸诗的题⽬能简单直接地帮助别⼈读懂内容,李商隐能不知道吗?他知道,他还这么写,为什么?」

(6)、学⽣:「嗯……孔雀东南⻜?把第⼀句当成题⽬?」

(7)、以内容论,这首诗很有分寸,甚至近乎客套,正正经经,没有什么体己话。“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这是交代受赠者的来处,说宋真人是从宫苑里被贬下来的,且不愿重见宫里的故人。颔联“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这是同时对题目中的两个人说的:我原只知道你们都在修道,却不知还有亲旧关系。可能李商隐是在不同场合分别认识这两个人的,这次和宋真人聊起才知他们竟是亲戚,所以引发了这样的感触。“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意为修道者看到天宫记录仙籍的玉牒,一时想不起自己的来处,也看不到自己的去处,没有办法回到天上了。尾句“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则是个道教典故,说老子的仆人徐甲向他讨工钱,老子却告诉他:你本是一堆枯骨,保持现在的状态原是我一张太玄符之功,说罢将符取走,徐甲立刻就变成了白骨。意思是说真幻无常,所以有无本来也没有多么重要。

(8)、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9)、了解了这些脑洞的由来,现在我们就摆脱它们,亲身跟着文本走一趟,看看宋华阳和李商隐的关系到底能够落到什么层面吧——要先声明的是,后面一切推论都不是学术共识,我只是用自己读诗的方法打个小样,希望这个过程对你能有所启发。

(10)、失去靠山的王茂元急需找到另一棵或另几棵大树,以求重新立稳脚跟。在这个时点,以联姻的方式笼络朝中新贵,对他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布局。站在王茂元的视角来看,令狐家力推的李商隐年纪不大,很有才华,前途可期,又不至于引起当权的宦官们的警惕,是个很好的笼络对象。于是,他很快向李商隐露出了许婚的意思——证据在李商隐写给同科进士韩瞻的几首诗里。

(11)、崇让宅丁忧三年间发生了很多事,对小夫妻来说,最大一件是王茂元的去世。丈人山崩,经济来源断了,二人生计也很快陷入困顿。他们这时已有了儿子衮师,为赚钱养家,李商隐不得不重操旧业去做幕僚,夫妻俩也再次陷入聚少离多的状态。

(12)、之所以我要分作两篇谈,原因在于李商隐最重要的两段感情在诗歌里呈现的质地完全不同:一段非常虚无,我们只能确认它存在,却握不到任何证据;另一段又无比清晰,从开始到结果,都真实且完整,不容人怀疑——你大概猜到了,第一段是青年学道期间对一名女性修道者产生的朦胧情愫,第二段则是与王茂元小女儿的婚姻。王氏的故事脉络相对清晰,我们下篇再谈,今天我打算聊聊他神秘的第一段感情。此前不得不强调的是,我们和李商隐中间隔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而爱情更属于他的私人空间,所以这本身是个没有真相的主题。我没有能力对他的爱情进行复盘和解释,我所能做到的,只是根据李商隐的诗歌本身,试图画出我看到的一些轮廓。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读这类诗的另一种思路。

(13)、所以唐朝之后,用典就越来越流行了。(当然,这绝不是说唐朝之前就不用典故)

(14)、《富平少侯》以咏史调整耽于女色不视朝政的唐敬宗——

(15)、他的无题情诗总是那样触动人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6)、我说:「那是我们,不是李商隐。我们写⽂章不会起题⽬时写《⽆题》,是我们写作⽔平不够⾼,这是能⼒的缺失。李商隐作为只⽐李⽩次⼀等的『⼩李』,我想他不⾄于出现这样的问题。」

(17)、学⽣说:「所以,就不是这个原因……难道是李商隐不知道该起什么题⽬好吗?」

(18)、这首诗首联用借喻手法,暗示一对恋人住处靠得很近,终于发生了神仙般的幽欢。颔联和颈联则用比兴手法,含蓄地描绘了两人幽欢时的狂热情景和设想分别后的苦苦相思,尾联连用“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叹惜幽欢不常,分别后即成咫尺天涯。全诗用了七八个典故,写得很隐晦,然而对仗则极其自然、工整,无论颔联、颈联的对句,还是首联尾联的当句自对,都无雕琢之痕,足见诗人匠心独运。

(19)、厦门教师招考开始报名!条件低得让考生不敢相信?这些问题问得最多

(20)、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

4、

(1)、其实,李商隐不只是一个只会写情诗的人,他的很多诗作,都有很强的抨击和反抗意识,也有很深厚的人生哲理。

(2)、今天学⽣考试,名句刚好考了锦瑟,看到这道题我⼜想起了这个回答,就贴出来⼀起看下哈:

(3)、他的咏史诗往往用鲜明的形象或选取细小的情节表达主题。

(4)、李商隐的童年并不幸福,9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他勤奋刻苦,很有读书的天赋,后来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伯乐——朝廷重臣令狐楚。

(5)、春天里蒙蒙细雨常洒向大殿的青瓦,整日里神风微弱吹不动祠中的旗幡。

(6)、前面介绍过,令狐楚很早就开始鼓励李商隐去参加科举。只是李商隐没有背景,考运不佳,先后两次落第。此后,他曾有过一段学道的经历。

(7)、揭穿了礼遇表象下隐藏的不遇的实质,感慨自己生逢乱世更无出路。

(8)、今天婷婷姐姐要给大家带来的新歌,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9)、说到这里,倘若你对文本够熟,我们还能接着串联。

(10)、莺啼若有泪,为湿最大花。《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1)、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

(12)、李商隐把玉阳山学道比作上清仙境,而把入世做官看作从仙境贬谪到人世。此时李商隐离开玉阳山很久了,灵都观已长满了苔藓。尽管在梦中常常出现当年幽欢情景,可是如今神风没有送她再来,不知她的踪影何在。最后以“玉郎”自比,希望能打听到对方下落,流露出对她深切的怀念。不过,此时诗人已不再沉湎于炽热的爱情,而是带有更多的惆怅迷茫之感。

(13)、我们熟知的很多诗人文人,都是金榜题名的才子,他们通过科举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步。

(14)、如此,学⽣从课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法。⾄于有些朋友不认同李商隐躲避政治迫害这点,我澄清⼀下,这不是我的私货,⽽是学术界的说法。

(15)、逐句看完会发现,这首诗并没在写爱情。它交代了人物关系,赞美了对方的修为,最终回到了有无生灭的思考,内容上更像是道友间的交流和酬答。事实上,这个“华阳宋真人”和后一首的宋华阳究竟是否为同一个人尚未可知,毕竟住在华阳一带或得道华阳洞的人,只要姓宋,就都可以这样称呼。即使二者真的是同一个人,从语气推断,第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大概率也在两人发生情愫之前。所以,李商隐的诗里,我们真正可以和他学道期间的爱情关联起来的,实际上只有第二首一篇,这首诗题目为《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16)、李商隐经常在咏史诗里批评皇帝修仙学道不切实际,他对长生与飞升长期持悲观态度,所以李商隐的学道与宗教信仰关系也不大,更可能是另有目的——玄宗朝起,道教渐受尊崇,各地立老君庙、开玄学堂,道院也有了推举学成士人进京赴考的资格,这就是道举。考场两度受挫后,李商隐认识到长安权贵遍地,没人举荐的难处。他去学道,大概是希望多认识些人,进而通过道举迂回走上仕途。

(17)、就像这⾸《锦瑟》,它虽然有题⽬,但跟⽆题也没两样,因为它承袭了诗经的传统,⽤⾸句的前两个字作为题⽬。」

(18)、有的咏史诗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如《贾生》——

(19)、且等到客散酒醒深夜以后,又举着红烛独自欣赏残花。

(20)、说到李商隐,我们一般都会想起他的那些缠绵悱恻,深情又略带着忧郁气质的诗作。

5、

(1)、小学、小升初招生,定向生,名校分校……近期几个问得最多问题,市教育局答复了!

(2)、他能从这句话猜到李商隐是『不敢』,那就很厉害了。」

(3)、我说:「好吧,他也付出了代价不是么?其实⽣在晚唐,本来就是⼀种原罪。」

(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6)、希望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自我,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努力了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7)、本来李商隐不能那么早去世,可是,一生太不顺利了,接连遇到很多挫折,一生都生活在阴影中。尽管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却始终没有办法摆脱窘境。好在早年的时候有爱妻陪伴在身边,谁知道爱妻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心情不好了,直接影响了他的寿命。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9)、在寿王成年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便为他物色了齐国公杨玄琰的女儿杨玉环为王妃,当真是其乐融融,而杨玉环在辈份上自然是李隆基的儿媳妇。

(10)、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就是告诉天下有情人,美好的爱情心愿切勿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会化为灰烬……。

(11)、今天我们要聊到的一位诗人,是一个才华横溢也是勤奋苦读的典范——李商隐。

(12)、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13)、我接着说:「我们做题做到李商隐的诗歌,『三看』⽅法就没有那么好⽤。

(14)、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

(15)、(3)三星:《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毛传:“三星,参(宿)也;在天,始见东方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这里喻指幽欢。三山:神话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16)、这首诗精心设计了四个层次,深刻地表达了李商隐和宋氏女宫人爱情的真挚执着。首先开门见山地点出他们相见极难,所以,难得的一次幽会,分手时格外难受。接着便以海誓山盟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但严酷的现实终究不能使他们结合,因而双方都为相思而痛苦着。最后却笔锋一转,青鸟飞来,象征着光明的希望。全诗一气呵成,构思巧妙,语言平畅,而意境却含蓄深邃。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两桩生活中极普通的现象来形容忠贞的爱情,意新旨远,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17)、这首诗寄出后大概没有收到什么效果,不久之后,李商隐又给韩瞻补寄了《寄恼韩同年二首》——之前是“戏”赠,现在已经是“恼”了,这也可以看出等待中李商隐的心态变化。

(18)、今天,一起来读一读李商隐的诗词名句,了解他的美丽哀愁!

(19)、你去『赏析』的前提,就是你得发⾃内⼼地真觉得它写的好才⾏。这就需要我们去感受,感受就需要你从诗⼈的⻆度出发,去感受他的处境,去假设你身处他的处境,会是⼀种什么样的⼼情。」

(20)、这段感情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隔着帘、隔着墙的。在重寄宋华阳诗后两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无法触碰的绝望。“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三英”指金、银、汞三种矿物质,是道教修仙用以炼丹的。葛洪曾将天下药物分为三等,下等为草木,中等为矿物,上等为金银玉石,即炼丹所用。丹炉中,所谓三英质地与月光相似,都是莹柔流动的。这两句诗是说凡人想飞升到月宫与意中人相会,只能寄希望于炼丹服食成仙。深夜里,炉中的丹药与天上的明月都在发光,但人天有别,他们永远隔着一重水精帘,而无法通传消息。这种相望不能相语的感觉,就是李商隐和宋华阳这段爱情的主基调。

(1)、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2)、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个颇有作为的帝王,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唐的江山会被一个女子篡夺,而更令他气愤的是这个女子还是被他带进宫的。

(3)、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4)、好了,再说下去,一本诗集会无穷无尽勾连下去,时间有限,我暂时就停在这里。我无意给出一个答案或者八卦方向,你也不用执着于刚才这些解读的真假。我能说的只是,对于大部分创作者而言,写到所爱的人、不能忘的事时,他们在选取意象时往往很难避免自己独有的记忆洁癖。一个既定的意象密码会变成一个机关,并在每次重启创作时高效地激发诗人的同一个痛点,从而带他迅速地回到当时状态——这是他和自己的诗歌之间的独特默契。故而当对一个诗人常用的意象组群足够熟悉,你就能在再次阅读时找到一些专属于他的“敏感区”。散乱的诗,在你眼里会慢慢连成串,形成脉络——这就是以诗证史的初级思路。

(5)、(这个问题是我上课问过学⽣的。⼤概回忆了⼀下当时的课堂问答,写到这⾥仅供参考哈。)

(6)、而李商隐用寿王独醒来直接打脸唐朝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可谓是一点面子都没留,或许也正是如此,李商隐才真正的能被后人称之为“诗魂”吧。

(7)、暗用就扯犊子了,这方面李商隐是个中好手,他不光用典,而且还逐句用典,很多人都爱读李商隐,这位老哥诗风绮丽迷蒙,一读就给人无限浪漫的遐想,但是呢,你读不懂,比如说《锦瑟》:

(8)、这首诗的句法近乎于散文,直接读下来就很容易理解,胡马、越鸟这种也只是较为生僻的词语,不算典故,简单查一下词典就很好理解。

(9)、但很快他就明白了,原来李隆基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为得是将杨玉环纳为自己的妃子,多么可笑,但寿王也只能忍气吞声。

(10)、湘江边上的竹子,斑驳的泪痕数也数不清,岘山边上的石碑,又洒下了多少的泪水。

(11)、用典还有许多讲究,不是说你随便想起个故事丢进诗里就行了。诗人搞创作,这是个技术活儿,用典故,要用得巧妙、用得恰如其分。

(12)、从一个冷知识进入今天的主题吧。和王茂元家这次结姻,可能并不是李商隐的第一次婚姻。证据来自李商隐的一篇祭文——那是他写给夭折的小侄女寄寄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犹子之义,倍切他人”,意思很明白:我看待你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我还没有子女,所以这份心思比别的叔伯还要重得多。字里行间看得出李商隐对寄寄的疼爱,但这句话引起后人关注的是前面“别娶”两个字。它意味着写这篇祭文时,时年三十五岁的李商隐已经是第二次娶妻。

(13)、“有差错很正常。我们对于古人的选本,应该抱有理解之同情。”《文艺研究》杂志编辑陈斐说,古代选本有其时代局限性,因为那时选源较少,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编辑规范,达不到现有的编选水平。我们不能苛求几百年前的选本精确无误。现在指出选本里有“硬伤”,实质上是古今两种学术规范的相遇,是两种学术体系之间的张力。

(14)、李隆基听闻有人建议说自己的儿媳妇漂亮时,虽然也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没能安奈住自己悸动的心,于是便召杨玉环进宫觐见。

(15)、昭君背井离乡,在秋风瑟瑟中远嫁塞北,项羽在垓下被围,营帐四周传来楚人的歌声。

(16)、第一句,“偷桃窃药事难兼”。偷桃本是东方朔的故事,《汉武帝内传》里说,西王母的仙桃三千年一熟,东方朔曾三次去偷桃子,后来被贬谪到了人间。李商隐有一首《曼倩辞》谓“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阿环是西王母的小女儿上元夫人,由是可见,在李商隐的理解和诠释中,东方朔偷桃并不完全是仙人异行,只是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子几千年来一直暗中关注着一位比他地位高、修行深的女仙,并且想了无数办法去偷看她——所以偷桃,实际写的是不能忘情。而窃药呢?“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放弃情爱,一心成仙,则是勇于忘情。最后下一“事难兼”的评语,也即说忘或不忘都很难了。